新聞中心

              當前位置: 首頁 > 新聞中心 > 微信動態(tài)

              防范非法集資主題宣傳||拒絕高利誘惑,遠離非法集資

              2022-06-14 15:06:00

              什么是非法集資

              根據(jù)《防范和處置非法集資條例》,非法集資是指未經(jīng)國務院金融管理部門依法許可或者違反國家金融管理規(guī)定,以許諾還本付息或者給予其他投資回報等方式,向不特定對象吸收資金的行為。非法集資行為特征為:

              非法性:未經(jīng)有關部門依法批準或者借用合法經(jīng)營的形式吸收資金;

              公開性:通過媒體、推介會、傳單、手機短信等途徑向社會公開宣傳;

              利誘性:承諾在一定期限內(nèi)以貨幣、實物、股權等方式還本付息或者給付回報;

              社會性:向社會公眾即社會不特定對象吸收資金。

              非法集資主要表現(xiàn)形式

              1、借種植、養(yǎng)殖、項目開發(fā)、莊園開發(fā)、生態(tài)環(huán)保投資等名義非法集資。

              2、以發(fā)行或變相發(fā)行股票、債券、彩票、投資基金等權利憑證或者以期貨交易、典當為名進行非法集資。

              3、通過認領股份、入股分紅進行非法集資。

              4、通過會員卡、會員證、席位證、優(yōu)惠卡、消費卡等方式進行非法集資。

              5、以商品銷售與返租、回購與轉(zhuǎn)讓、發(fā)展會員、商家聯(lián)盟與“快速積分法”等方式進行非法集資。

              6、利用現(xiàn)代電子網(wǎng)絡技術構造的“虛擬”產(chǎn)品,如“電子商鋪”、“電子百貨”投資委托經(jīng)營、到期回購等方式進行非法集資。

              7、對物業(yè)、地產(chǎn)等資產(chǎn)進行等份分割,通過出售其份額的處置權進行非法集資。

              8、利用互聯(lián)網(wǎng)設立投資基金的形式進行非法集資。

              9、利用“電子黃金投資”形式進行非法集資。


              非法集資常見手法

              1 、許諾高額回報

               不法分子編造“天上掉餡餅”“一夜成富翁”的神話,許諾還本付息或給予其他回報。為了騙取更多的人參與集資,非法集資人在集資初期往往按時足額兌現(xiàn)承諾的本息或回報,待集資達到一定規(guī)模后,便秘密轉(zhuǎn)移資金或攜款潛逃,使集資參與人遭受經(jīng)濟損失。

              2、編造虛假項目

              不法分子大多通過注冊貌似合法經(jīng)營的公司或企業(yè),打著響應國家產(chǎn)業(yè)政策、開展創(chuàng)業(yè)創(chuàng)新等幌子,編造各種虛假項目,有的經(jīng)常組織免費旅游、考察等,騙取社會公眾信任。

              3、虛假宣傳造勢

              不法分子在宣傳上往往一擲千金,聘請明星代言、名人站臺,在各大廣播電視、網(wǎng)絡等媒體發(fā)布廣告、在杰出的報刊上刊登專訪文章、雇人廣為散發(fā)宣傳單、進行社會捐贈等方式,制造虛假聲勢。

              4、利用親情誘騙

              有些非法集資參與人,為了完成或增加自己的業(yè)績,甚至采取類似傳銷的手法,不惜利用親情、地緣關系,編造自己獲得高額回報的謊言,拉攏親朋、同學或鄰居加入,使參與人員迅速蔓延,集資規(guī)模不斷擴大。

              非法集資常見套路

               違法犯罪分子為了引誘群眾達到非法集資目的,通常采取以下手段騙取群眾信任。

              1、裝點公司門面,營造實力假象

               不法分子往往成立公司,辦理工商執(zhí)照、稅務登記等手續(xù),貌似合法,實則沒有獲得國家金融管理部門許可的業(yè)務資質(zhì)。這些公司或辦公地點高檔豪華,或宣傳國資背景,或投入重金通過各類媒體甚至央視進行包裝宣傳,或在高檔場所(如人民大會堂)舉行推介會、知識講座,邀請名人、學者和官員站臺造勢,展示與領導合影及各種獎項,欺騙性更強。

              2、編造投資項目,打消群眾疑慮

              從過去的農(nóng)林礦業(yè)開發(fā)、民間借貸、房地產(chǎn)銷售、原始股發(fā)行、加盟經(jīng)營等形式逐漸升級包裝為投資理財、財富管理、金融互助理財、海外上市、私募股權等形形色色的理財項目,并且承諾有擔保、可回購、低風險、高回報等。

              3、混淆投資概念,加大識別難度

              不法分子把在地方股權交易中心掛牌吹噓成上市,把在境外一些股權交易場所掛牌混淆成上市,鼓吹銷售原始股;有的利用電子黃金、投資基金、網(wǎng)絡炒匯等新的名詞迷惑群眾,假稱新投資工具或金融產(chǎn)品;有的利用專賣、代理、加盟連鎖、消費增值返利、電子商務等新的經(jīng)營方式,欺騙群眾投資。

              4、承諾高額回報,編造“致富”神話

              高利引誘,是所有詐騙犯罪分子欺騙群眾的不二法門。不法分子一開始按時足額兌現(xiàn)先期投入者的本息,然后是拆東墻補西墻,用后來人的錢兌現(xiàn)先前的本息,等達到一定規(guī)模后,便秘密轉(zhuǎn)移資金,攜款潛逃。

              標簽

              近期瀏覽:

              + 行政監(jiān)督     + 醫(yī)療機構     + 醫(yī)學學會     + 其他鏈接

              底部導航

              聯(lián)系我們

              聯(lián)系人:0315-5262367(工作日)

                            0315-5262331(非工作日)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              郵箱:tswydbs@126.com

              地址:河北省唐山市南新西道57號

              網(wǎng)址:m.school36.com    唐山市第五醫(yī)院.公益

              掃一掃

              公眾號二維碼             手機端二維碼

              冀公網(wǎng)安備13020202000348

              Copyright ? 唐山精神衛(wèi)生中心(唐山市第五醫(yī)院)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:冀ICP備2022001509號-1
              https://www.beian.gov.cn/portal/registerSystemInfo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亚洲,国产精品无码免费视频二三区,超碰国产人人添人人喊,亚洲高清无码国产123